“昆明老街人山人海,太壮观了!”“全国人民都到昆明避暑了吧?”当全国多数城市被35℃以上的高温炙烤,空调成为“续命神器”时,云南以其清凉夏日,成为无数人心中的避暑天堂。这片被北回归线温柔亲吻的土地,用雪山融水的清冽、高山草甸的清风、雨林秘境的湿润,编织出一张天然的避暑网。
阳光穿过树叶在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点,清风带着鲜花饼的香甜掠过肩头,8月5日,来自福建福州的林女士和家人在酒杯楼前合影留念。“这是我第三次来昆明,感觉城市比以前更漂亮了。”气候好、风景美、人热情,是昆明给林女士的最深印象。“老家那边太热了,下午根本不敢出门,夏天还是得来云南过。我们下午刚到昆明,在老街吃了过桥米线、菌子、豆花、糍粑……都好吃。”林女士说,接下来,他们将前往大理、丽江、玉龙雪山,尽情享受清凉云南。
第一次来昆明的安先生一家四口从四川西昌来,刚落地就直奔昆明老街。“昆明气候是真的好,西昌最近气温近40℃,所以就赶紧带着小孩来避暑了。”安先生一家在老街吃了晚饭,看着夜幕降临老街仍人头攒动,他们决定再逛一逛,赏一赏夜景。接下来,安先生一家计划去看看滇池、逛逛小人国,“先在昆明玩个三四天,再看下一站去云南哪个城市”。
“凉快!”从长沙来的刘女士和朋友相视一笑,说:“对,凉快!大家都说好,我们也来看看。”“长沙的空气是烫的,这里的风带着草木味,凉丝丝的。”刘女士和朋友计划在云南玩一个星期左右,昆明老街是她们的第一站。“查了攻略,都说老街最具代表性,我们刚到一会,感觉人好多。”之后她们计划去丽江、大理。
据悉,昆明老街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。彼时,这里便是昆明城的商业核心区域。随着时代变迁,这里逐渐形成了如今“一街、一巷、一市”的格局。老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,胜利堂、福林堂、聂耳故居等1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42处历史建筑散落其间,每一块青石板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。这里曾是马帮歇脚的驿站,是商贾云集的集市,见证了昆明从边陲小城到现代都市的蜕变,也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。如今,它仍旧是昆明的核心,是往来游客的热门打卡地。
据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,2025年上半年,昆明市接待游客1.04亿人次,旅游总花费2193亿元。另据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,截至7月25日17时20分,长水机场2025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,较2024年提前55天。
本报记者 邓莎莎 龙宇丹 摄影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