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拌皮蛋是夏日餐桌上一道可口的美食。但近日,有新闻报道称,成都一对夫妻食用凉拌皮蛋后,出现上吐下泻、高烧、剧烈腹痛,甚至晕厥等症状,被紧急送往医院急诊,最终被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,疑似与凉拌皮蛋有关。
“凉拌皮蛋,我从小到大吃,咋没事?”“我最爱吃皮蛋,以后是不是不能吃了?”消息一出,引发网友热烈讨论。
皮蛋到底能不能生吃?食用皮蛋是否存在健康风险?如何科学食用皮蛋以避免中毒?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芳表示,在规范生产、合理食用的情况下,皮蛋中毒的概率较低,无须恐慌。
吃皮蛋存在哪些风险
李芳表示,新闻报道中成都夫妻吃皮蛋感染沙门氏菌,可能是皮蛋本身被细菌或毒素污染。
她指出,皮蛋制作需长时间浸泡(7至15天),若原料蛋(鸭蛋/鸡蛋)本身被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污染,或加工环境不卫生,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。沙门氏菌感染后,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,多数人可自愈,但重症需就医。预防的关键,是注意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,尤其是高危人群(老人、儿童、孕妇、免疫力低下者)应避免生食高风险食品。
此外,一些喜欢吃凉拌皮蛋的消费者还有一个顾虑:吃皮蛋会铅中毒吗?
小李(化名)很喜欢吃凉拌皮蛋,但是听说吃皮蛋会铅中毒后,她只在特别馋的时候才偶尔吃一次。
李芳表示,传统工艺制作的皮蛋可能含微量铅。传统皮蛋制作会添加氧化铅(黄丹粉)作为促凝剂,帮助蛋白质凝固并形成特殊花纹。铅是重金属,长期过量摄入可能蓄积在体内,导致慢性中毒。国家标准(GB/T9694-2014)规定:传统工艺皮蛋:铅含量≤0.5毫克/千克(仍可能含微量铅)。无铅工艺皮蛋:铅含量≤0.1毫克/千克(使用硫酸铜、锌盐等替代氧化铅)。长期大量食用传统工艺皮蛋(尤其是散装、无品牌产品)可能增加铅摄入风险,尤其对儿童、孕妇、老人等敏感人群影响较大。因此,她建议优先选择“无铅工艺”皮蛋,并控制食用量。
李芳提醒,过量食用皮蛋还可能增加高血压、肾病风险。因为皮蛋含盐量较高(每100克含300毫克至500毫克钠),过量食用可能增加高血压、肾病风险,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友好。她建议:健康成人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000毫克(约5克盐),皮蛋虽美味,但需控制食用量。高血压、肾病患者应减少皮蛋摄入,或选择低钠替代品。
这样食用皮蛋更安全
李芳表示,在规范生产、合理食用的情况下,食用皮蛋中毒的概率较低,但需注意以下几点:
买正规品牌(灭菌工艺严格)、无铅工艺皮蛋(包装标注“无铅”);
选择包装完整、标识清晰(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厂家)的产品;
避免过量食用,普通人群(健康成人)建议每周食用2至3个(100克至150克);敏感人群(儿童、孕妇、老人等)应更少,即使无铅皮蛋,也建议每月食用1至2次,特殊人群(肠胃功能弱/胃溃疡患者、高血压/肾病患者、儿童/孕妇)谨慎食用。
注意保存方式,未开封的皮蛋常温存放(避免高温潮湿);开封后需密封冷藏(4℃以下),2至3天内食用完毕,防止细菌滋生(皮蛋富含蛋白质,易变质)。
不食用变质皮蛋,避免食用有异味或黏液等变质皮蛋。
若食用后出现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不适症状(类似食物中毒),应尽快到医院就诊。
她特别提醒,特殊人群需谨慎。
肠胃功能弱/胃溃疡患者:皮蛋的碱性可能加重胃酸分泌异常,引发腹胀、腹痛;
高血压/肾病患者:皮蛋含盐量较高(每100克含300毫克至500毫克钠),过量摄入可能升高血压或增加肾脏负担;
儿童/孕妇:即使选择无铅皮蛋,仍建议控制频率(每月1至2次),避免铅的潜在累积风险。
本报记者 赵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