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朱兆亮 今年5月12日,一大早小女儿就发来短信,向我们祝贺母亲节。我和老伴育有二女一男,大女儿一家三代居住深圳,一年回昆明一两次;儿子一家早已定居加拿大温哥华,两三年才回来一次。这样,我们老两口身边亲人只有小女儿。因为是幺女,难免要娇惯一些,可如今却让她挑起照顾双亲的重担。 我今年91岁,老伴87岁,都是耄耋老人。老伴动过两次较大手术,一次切除胆囊,另一次切除阑尾。我也患者脑梗、肺癌等较大病症。住院就医,全靠小女儿忙里忙外。女婿也帮忙,但他的父母也老了,也要照顾。 小女儿在云大附属民办学院教授英语,她已经办理退休,但因她授课深受欢迎,学院继续聘任她教学。小女儿除了讲课,还要认真备课,批改学生作业,也够忙的。小外孙女还在德国柏林留学未归,这也让小女儿增添了一份牵挂。我们也请过家政服务,但都不大满意,并且我和老伴生活都能自理,就免除了家政服务。这样虽会增加小女儿的负担,但她并无怨言。 我和老伴每月都要服用一些预防心血管病的药物或其他药物,免不了跑医院。有时有点病痛或者体检复查,还必须住院,都是小女儿联系病床,送我们去医院。住院时,小女儿没有课,白天来,有课时,上完课晚上也要来看望。 小女儿住处距我们家较远,开车也要十几分钟。有空开车来,没有空晚上打个电话问候。每个星期天都要来帮助打扫,做些家务。每逢节日大小长假,开车出去旅游,有时当天回来,有时在外住宿。女婿开车拉他的父母和家人,小女儿开车拉我和老伴,节假日小女儿也不能好好休息。 大女儿和儿子经常来电问安,有时托人或邮寄一些食物等物品。他们对不能侍奉二老也感到内疚,我们也体谅他们的难处,尤其是小女儿,从来没有抱怨过。对于小女儿不辞辛劳照顾我们,大女儿和儿子都很受感动,不时发信称赞和慰问:“妹妹辛苦啦!” 去年父亲节时,儿子发来一首诗表示祝贺,最后一句是“且喜儿孙绕膝欢”。我提出我的看法,征求儿子意见后,最后一句改为:“全靠幺女侍双亲”。 (作者原工作单位:云南建投集团,91岁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