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部
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
第A14版:副刊    
       
版面导航

第A02版

第A03版

第A04版

第A05版

第A06版

第A07版

第A08版

第A10版

第A11版

第A12版

第A13版

第A14版

第A15版

第A16版
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
世相
梦想不退休

    □ 刘亚华

    年前,有朋友介绍我去附近一花场买花,走进院子,却被堂屋正中依墙摆放的一排书柜所吸引,后来得知花场主人姓郁,是位退休的老教师,郁老师不仅是一个卖花翁,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诗歌作者,书柜里全放着郁老师与人合著的样书,获奖奖杯和勋章,光奖状就装了两个文件袋。

    得知我写稿,经常收到稿费,郁老师像找到了知音,话匣子一下打开了。他告诉我,他今年72岁,从教30年,文学创作42年,得过很多奖,但从不知道稿费单是什么样。看得出,郁老师很遗憾。郁老师是个勤奋之人,这么多年每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,他把日记给我看,我发现,日记都是用诗歌的形式写的,虽然不懂诗,但我知道这些能发表,收稿费绝对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但郁老师似乎对我讲的电脑投稿不感兴趣,想来也是,七十多岁的人,接触新事物毕竟要差很多,我想了想,建议他抄两首时令稿我帮他投投看,但可能是生疏,毕竟还仅是一面之缘,郁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婉言谢绝了。

    郁老师家和我家很近,我隔三岔五便去他家看花、买花,后来他常留我谈文学,谈作品,我们成了忘年交。

    那一次去,正赶上郁老师从韶山旅游回来,瞻仰了毛泽东的故乡后,郁老师兴致勃发,回来便写了一首长诗,诗名叫《古稀之年访韶山》。见了我,他把诗给我看,还郑重地对我说:“你帮我把这首诗投投,看看能发吗?”单就一个“访”字,就可以看出郁老师的文学功底,整首诗写游历的过程,明白晓畅,是一首很不错的诗,我当即答应。

    我认真地投出去后,期待着好消息,可两个月过去了,那首诗却石沉大海。我也觉得很不好意思面对郁老师,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他家。前天,我去取稿费单,签字的时候,我发现有一张打着郁老师名字的稿费单,我惊讶又兴奋,要知道,郁老师从没收过稿费单,这张单,肯定是我帮他投的结果。我跟邮递员说了这张汇款单的不同意义,他欣然允许这张单由我亲自送给郁老师。

    来到郁老师的家,他正在花圃里忙活,见我举着稿费单,老人紧张又兴奋。他把单摸了又摸,视若珍宝。我说钱少,才38元,老人却笑呵呵,一首诗能值38块,不错了。

    临走,我跟郁老师打趣:“快到教师节了,您最想要我送您什么礼物?”他指指稿费单:“这就是最好的礼物,我提前收下了。”说完,爽朗地笑出声。

    郁老师说,这张稿费单,是他一个新的开始,他要跟我学习投稿,将他所有的诗都换成单子,他还偷偷地告诉我,他在着手整理书稿,他从小就有一个心愿,就是在有生之年,能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。虽然自己退休了,但出书的梦想一直没退休。

    我望着老师坚定的神情,深深地感动了。志当存高远,人生贵追求,古稀之年仍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,老师精神可嘉。我相信,要不了多久,老师的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。

底部
新闻爆料热线:0871-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: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:1065856699
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-MonthPh-DayPh HourPh:MinutePh:SecondPh
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 经营许可证编号:滇B-2-4-20030004 ® yunnan.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.08
春城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