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施崇伟 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。 水,流畅自然,刚柔相济,点滴成海。天下柔者莫过于水,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。水是万物之灵。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,水给现实世界提供了人生智慧。人生如水,意志如刚,百折不挠,无往不胜。 水与诗,密不可分。诗人吟诗,发乎情志,寄情山水。关于“水”的诗词,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,像长河、如泉涌。 顺手拈来诗章,皆是湿淋淋、水汪汪。“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”李白《峨眉山月歌》,月亮倒映江水,水波泛起褶皱,随着江水飘远方。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”王之涣笔下,远山近水,气势磅礴。太阳缓缓落下,黄河奔向大海。“江碧鸟逾白,山青花欲燃。”杜甫《绝句》,以江碧衬鸟白,以山青托花艳。好一个“燃”字,点燃了春天的热情。 随口吟哦,碧波荡漾,江山如画。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。”(韩愈《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》)这是桂林山、漓江水。“可惜不当湖水面,银山堆里看青山。”(黄庭坚《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》)这是洞庭君山。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”(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)这是西湖美景。 水酿的诗,美得醉人。 大江之水滔滔,静湖之水渺渺,井中之水盈盈。各种各样的美态,却也是一件件杀死大诗人的“凶器。” 伟大诗人屈原,报国无门自溺大江。公元278年,楚王听信佞臣谗言,导致国破人亡。面对着不公平的遭遇,屈原千疮百孔,心在流血。他用《离骚》谱写困苦和悲愤,那是民族的悲伤,国家的悲伤。他拖着疲惫的心,孤独而缓慢前行,悲怆歌吟,他用他的身躯去擦拭那些不堪的灵魂,他跃身汨罗江的霎那,那清瘦的身影永久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。 李白一生豪放不羁,漂移自由,乐于游山玩水。他给世间留下了大量与水相关的美词佳句。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“东海横秦望,西陵绕越台。湖清霜镜晓,涛白雪山来。”“清湍鸣回溪,绿水绕飞阁。”“西峰峥嵘喷流泉,横石蹙水波潺湲。”……水,成就了诗仙,水也溺死了李白。五代时的王定保在《唐摭言》中说:“李白着宫锦袍,游采石江中,傲然自得,旁若无人,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。”一生桀骜不羁的诗仙李白,“此翁自是太白精,星月相合自随行,当时落水非失脚,直驾长鲸归紫清”。喝高了的李白,站在采石矶上,看见滚滚长江东流水,一轮明月悬于空,幽思袭来,童心唤醒。李白有着对月亮的爱恋情结,醉眼蒙眬中看见波光里的月亮,他要去捞上来,便奋不顾身地一跃而下……即使是淹死,也淹得那么浪漫。 王国维被水夺命,就既不悲壮也不浪漫了,留下的是无尽的哀叹和惋惜。据史料记载:1927年6月2日,早起的王国维和平日一样,盥洗、早餐,然后到办公室,认真地评卷。随后,与同事共谈招生事宜。临行前,向同事借钱五元,即出办公室,雇了人力车,前往颐和园。王国维吸完一根烟,跃身扎入水中。学贯中西、博古通今的一代大儒,自沉于颐和园的昆明湖鱼藻轩,亲手结束了自己年仅50岁的生命,举世为之震惊。 荀子说: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用之得当则有利,反之必有弊害。 水能酿诗,水亦覆诗。诗当吟咏酒当醉,醉山醉水醉诗情,情在心中酿。水是有情物,水也是无情物,差不多每隔千年,就淹死一个千年一遇的大诗人,让悲伤逆流成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