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李光乾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:“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,我不能腐朽,我要燃烧起来。”我认为,所谓燃烧起来就是主动找事做,然后在做的过程中释放生命的能量。换言之,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,让自己去拼搏一回。 有这样一个人。 他从小没进过学校,13岁时在一家装订作坊当工人。他利用业余时间读了许多书,当读到《化学漫谈》一书时,对化学实验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当时他最崇敬的化学家是戴维,他便想方设法去听戴维的讲课,从此迷上化学,将化学当作奋斗目标。为了探索更多的化学奥秘,他给戴维写信,请求做戴维实验室的助手。他的勤学诚恳感动了戴维,于是心想事成。由于他勤于学习,善于观察,进步很快。25岁时,他写出了第一篇学术论文,发表在皇家学院的化学杂志上。接着又连续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,引起科坛注目。此后,他在物理学领域也有许多重要发现和著作。他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,具有划时代意义,他被公认为十九世纪的科学巨匠。 他就是英国杰出的化学家、物理学家法拉第。 正是在目标的指引下,法拉第由装订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,树起了人生的丰碑。 歌德说:“你若喜欢自己的价值,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。” 一定程度上,价值的大小与奉献的多少成正比。奉献少,价值就小,奉献多,价值就大。这就是有的人默默无闻,有的人举世闻名的原因。看看那些彪炳史册的中外人物,哪个没有耀眼的功勋业绩?譬如秦始皇统一六国,祖冲之发明圆周率,曹雪芹写出《红楼梦》,爱迪生发明电灯等等。尽管他们的业绩不同,但都是在目标的指引下取得的。 人生的乐趣有无数种,最大的乐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,乐而忘忧,乐而忘龄,开开心心,不知老之将至,这就是“找个目标乐一回”的含义。 不过,我不赞成所有老人不分兴趣爱好、健康与否、人生观价值观等,都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,去奋斗拼搏。毕竟老人的体力精力都每况愈下,经不起折腾。我只是觉得某些身体健康的老人,找个目标,能更好地延长寿命。 科学证明,有人生目标的人更长寿,发生中风和患抑郁症的风险更低。心脏病风险降低27%,阿尔兹海默症风险降低50%。研究发现,有较高层次目标追求的人,在处于逆境时,较少出现沮丧和压抑情绪,他们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无目标者强得多,而缺乏人生目标者的死亡率是有目标者的两倍多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老人给自己一个目标,是一种养生之道、快乐之道。 有支歌是这样唱的:“给自己一个目标,让生命为它燃烧……世界会因我们的飞翔变得更美好。”不论你是60、70岁还是80、90岁,只要照着目标往前走,你的明天就会更美好。 (作者原工作单位:永平县职高,68岁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