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13版: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  
上一篇

掌故

旧时梅香

□ 靳小倡

“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尘。”梅花和松、竹并称“岁寒三友”,与兰、竹、菊合为“四君子”。它不但姿态高雅、芳香幽远,而且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品格,为人称道。

《红楼梦》里的梅诗,花开一朵,各占数枝,“桃未芳菲杏未红,冲寒先已笑东风。”“看来岂是寻常色,浓淡由他冰雪中。”“疏是枝条艳是花,春妆儿女竞奢华。”“幽梦冷随红袖笛,游仙香泛绛河槎。”曹公笔下的梅,前身定是瑶台种,似仙似玉,身姿绰约,放眼望去,像被点了精魂的金陵十二钗,朵朵相思、瓣瓣离愁。

与梅邂逅,脉络芬芳,沿着平仄有韵的唐诗宋词寻去,一脚跌入梅花的芳踪。宋人沈蔚这般寻她,“今年早觉花信蹉。想芳心、未应误我。一月小径几回过。始朝来寻见,雪痕微破。眼前大抵情无那。”诗人知道“好景色、只消些个”,便淡看枝上一朵两朵。小径、雪痕、老树、寒花,苍茫幽渺之境自不消说。

爱梅者最苦的便是林和靖,林公别号“梅妻鹤子”,单以“一味清新无我爱,十分孤静与伊愁”之诗别占一枝,着实把天真、闲旷、清新、幽静的境界赋予了梅。

宋人苏轼也痴心,“梅花开尽百花开,过尽行人君不来。”“莫向霜晨怨未开,白头朝夕自相摧。崭新一朵含风露,恰似西厢待月来。”“年年芳信负红梅,江畔垂垂又欲开。珍重多情关伊令,直和根拨送春来。”蒋捷的一曲《梅花引》语语纤巧,字字妍倩,“都道无人愁似我,今夜雪,有梅花,似我愁。”虽然他泊孤舟,对闲影,境苍凉,不知身心去留,却因为梅花的出现,织进了热烈和洒脱的情趣。

“就在最冷枝头绽放,看见春天走向你我。”梅花香自苦寒,却带着新生的绿意和温情,傲立风雪中。千古诗意爱无悔,执此一剪梅,香远益清,岁月不瘦。

  • 未竟的杰作,沉淀的缺憾美

  • 旧时梅香

  •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2511600
  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滇)字 04号
  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云)字第00093号
  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滇B2-20090008 ® yunnan.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.08
   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