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大雪节气后,保山昌宁农家陆续开始杀年猪腌腊肉,乡村处处飘荡起年猪肉的香气,让人垂涎欲滴。
大雪节气后的第一个周末,耈街彝族苗族乡挖沙村的大路两旁,不时能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杀年猪的场景。耈街乡政府工作人员杨丽萍笑着说:“这段时间下乡,几乎天天都能吃到年猪肉,在年猪饭和老乡的热情里,品味淳朴的乡愁。”
挖沙村浪地村民小组村民刘浩家院子一角摆了许多肉,大门口还有一群人在忙着杀猪、烫猪、去毛、割肉,七手八脚地将一块块新鲜的肉放到“肉摊”里。刘浩一边腌制火腿,一边开心地说:“我家今年杀3头猪,除了吃个新鲜外,还要腌一些腊肉,自己吃一些,给在外的兄弟姐妹和亲戚一些。”
“做红肉用这块、酥肉用这块……”女主人正在选做年猪饭用的肉,交给前来帮忙的村邻切、剁备菜。帮忙的人一边忙着,一边开心地说着家长里短,笑声传出小院。
猪收拾干净,院子里便架起火盆生起炭火,开始做年猪饭的第一道菜——火烧肉。柴火熊熊燃烧,锅里热气腾腾,几个善于做厨的主妇在忙碌,煎、炸、煮、拌的声音,奏出冬日最美的交响曲。小酥肉、红肉、煮排骨、小炒肉、泡豆腐……一道道主菜配菜从厨房“流”上餐桌,客人围坐享受美食。看着大家吃得很享受,刘浩夫妻脸上满是开心。刘浩说:“杀年猪吃年猪饭图的就是开心。只有大家喜欢吃,才说明我们主人家不小气。”
“家家年猪饭,家家各不同。”如刘浩所说,眼下昌宁已进入一年一度的杀年猪季,村村寨寨几乎天天都有年猪肉飘香,吸引着村邻因香相聚、游子闻香回家、游客循香而至,共品一顿年猪饭。
本报记者 崔敏
通讯员 吴再忠 熊润兴 摄影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