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版:春晓 上一版 下一版  
下一篇

闲话

自夏徂秋

□ 原因

七月

云是一封从大洋那边寄来的信,写满雨情水意。是个什么样的邮差,冷峻的目光闪过又闪过,耀亮长空,季节的门被轰隆隆敲响,惊动天地。透过窗玻璃望向大街,淋漓的水汽浮起高跟凉鞋的脚印如孩子折叠的纸船,浮起一朵朵雨伞如亭亭的荷叶,浮起新建的高楼如湖畔森林……在湿漉漉的七月。

寒窗苦读十二载,终于到了命运的裁决时刻,喜讯却迟迟不来。多少学子,第一次站在人生的一个重要岔路口。

几家欢乐几家愁。几家人请亲友吃一顿分享喜悦的饭;几家人无奈地为儿女规划着复读的路线图;几家人为释放儿女的压力,搭乘飞机或动车,提拎着旅行箱四处旅游。

“神兽”从四方来袭,老人的居住地就是老家。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忙起来了,要把老家的味道,牢牢系在孙辈的舌尖。

随着雷雨的脚步,各种菌子呼朋唤友的声音填满山谷。它们结伴而行,去菜市排列成参差有致的队伍,坦然接受来自四街八巷的挑拣,随后裹挟山林的气息直扑一口口热锅,奋不顾身。盘装得斑斓上桌,与远来避暑的稚笑相映成趣,朵颐之快瞬间充塞心里身外的空间,不论城乡。

对“七月流火”这个成语可以有新的诠释。老家有新鲜亮眼的风情。

在楚雄,在大理,在彩云之南的大部,一个高举火把的节日降临。

对这个节日的来源,虽然有各种不同的传说,但祭祀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开端,纪念给人世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伟大事件,是应有的题中之义。薪火相传,舞炬狂欢。人们崇拜火、讴歌火,把火之魂垒砌成巍巍碑石、招展为猎猎旌旗、播种为遍野翻涌的繁花……

这一个夜晚星落如雨,火树银花耀眼;这一个夜晚往往有雨送清凉,水火相济,去编织徐徐落下的光影大幕,对丰收的瞩望却越升越高。

七月的背影让人充满遐想。

八月

又是一年毕业季。
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”最初的毕业歌,应该是李叔同配词的美国歌曲《送别》。而在民族危亡、烽火连天的岁月,田汉作词,聂耳作曲的《毕业歌》,呼唤曾经弦歌一堂的学人,担负起天下的兴亡。

在新的时代,当课桌上的笔尖对一本软抄沙沙的耳语即将画上句号;当抢占图书馆的座椅去沐浴明亮灯光的步履即将停下;当并肩漫步于林荫小道的身影即将分开;当怀揣就业的忧虑行将穿越五味杂陈的人间烟火;当以梦为马向着诗和远方奔驰,不知是否有人为之谱写一支新的毕业歌?

也许几多学友前辈,在遍观生活的千疮百孔后,也于此时面对已逝的青春重聚一堂,纪念共同经历过的一段时光,打捞往事,追忆旧谊,在酒酣耳热之际再一次年少轻狂。而深深铭记在心的,是父母当年一碗开水泡饭、一坨腌豆腐就是一餐,节衣缩食对自己校园生涯的供养。

前瞻或者回望,很多时候,八月是人生篇章中的一个逗点。

农历七月七,中国情人节。一个被称为“七夕节”的古老节日应运重生,获得了新的命名。看牛郎织女碧霄渡河桥,提着一弯新月如一盏灯笼;听他们星星点点的情话,闪烁耀亮,在葡萄架下。曾经的习俗,没有玫瑰花带刺的芬芳,没有巧克力的丝滑、甘苦和细软;曾经的爱情,在传说中缥缈,有着古典的浪漫。

此后不久的中元节,在河池漂放的灯盏日渐稀少,在野地点燃的纸钱却依然灰飞烟旋、明明灭灭。一个祭拜先祖,思念逝人,孝敬感恩的日子,在穿过雨云的圆月下忧思飘忽。桂花的金色颗粒开始掉落,缕缕暗香悄然飘散,弥散在迷茫夜色里。

但稻谷的金黄才是更波澜壮阔的怀想,那走向成熟的气息,也更让人鼻息生香。很多城里人来到乡间卷起裤脚追逮稻花鱼了。在抹去几滴溅上脸颊的水花的同时,抬头看看高天,只见一行大雁变换着队形扇动着初凉的秋风。

九月

孩子开始懂事了。有那么一刹那,他脑海里闪现出外公外婆站在机场安检口外的身影。告别的手臂举着,如一截断藕,悬着扯不断的细丝飘摇。泪水,前所未有地模糊了匆匆一回眸。

“神兽归笼”。他们的日常在教室。黑板上老师的粉笔为他们画着未来的彩虹,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挂在校园的梧桐树枝上荡秋千,万千叶掌,托起斑斓秋光。外面的世界,天高地阔。

秋天行走到中途了,里程碑是一枚月饼。

月亮穿过云层就亮了;月饼贴着热锅就香了。

天上人间,悬挂或摆放着的圆满,色泽不是金黄就是银白。天上一轮才捧出,千门万户仰头看。看什么?看嫦娥,看玉兔,看吴刚丁丁伐木的姿影,看桂花树轻轻摇动它的呻吟,那是带着香味的金色痛楚、银色忧伤。洒落的月光染上了月饼的甜香。自家手制的圆月般的相思上,拓印的花朵替代了模糊的指纹。真甜!真香!赞叹声落入酒杯,溅起满斟于内的月光如桂花乍绽。

月光也会斟满故乡的湖池吗?那是每个人清澈无尘的梦乡。乡关何处?乡关何处?抬望眼,月轮又躲到云层里去了。

当下弦月越过西边山往下坠,远处有人播放《九月》那支歌。周云蓬的眼睛长在心上却睁开在他略带沙哑的嗓音里,他看见了海子的旷古孤凄、遗世悲凉。爱情有时候很苦,在巧克力里多添加一些糖吧。

九月的尾巴一荡,就牵来了一片乌云。阴雨中忽然响起一阵轻雷,一缕阳光斜射而下,格外明亮,河边的水杉,红得像喝多了酒的人的脸颊。

  • 自夏徂秋

  • 沉默的远山

  • 小院葡萄一夏凉

  •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2511600
  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滇)字 04号
  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云)字第00093号
  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滇B2-20090008 ® yunnan.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.08
   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