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程连华
晚上吃过饭,坐在客厅里看着热播剧,妻子端出了一盘洗净的葡萄。说是一位亲戚送的,是从自家院子里摘的。我拿起一粒细细端详着,自己曾经的老院子里那架葡萄树又浮现在我的眼前。
2008年的秋天,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筹备,一个崭新的小四合院建成了,近100平方米的天井里总得种上点什么吧,于是靠北屋两个门的中间留出了两个1.5平方米栽果树的空地。次年春天,妻子在集市上买了一棵柿子树栽上了。另外一块空地妻子想到了去年在前院刚栽下的一棵葡萄树,因忙于盖房子没顾得上料理,藤蔓已长了好几米。为了提高成活率,我叫上邻居的小弟帮忙,把葡萄树苗移栽了过来。当年藤蔓就顺着葡萄架爬过了房顶,第二年就爬满了半个小院,为小院遮挡出一片荫凉。坐在葡萄架下,沏一盏香茗,摇一把芭蕉扇,放下繁琐事,尝一粒葡萄,顿觉身心凉爽。也顿悟了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精神境界。
已遮住了大半个小院的葡萄树,年年硕果累累,一串串挂满枝头,即使送邻居、送亲朋也还是吃不完。妻子说,你既然爱喝酒,我给你做成葡萄酒吧,我说好啊。说做就做,通过上网查和多方请教,一套自制葡萄酒的方案基本落实。接下来就是选粒大、成熟的、品相好,并且色泽亮丽的葡萄。买盛酒的玻璃罐、酿酒用的白糖等。一个月后,喝着自己酿制的葡萄酒,心中有一份成就感,喝一口酒,慢慢品味,就像欣赏自己的作品,个中滋味,只有自己才懂。于是,之后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,妻子都会用小院中的葡萄酿制葡萄酒。
而每年的夏天,特别是有月亮的晚上,月光透过葡萄架的缝隙洒落下来,搬一把竹椅,静坐在葡萄架下,斟上一杯葡萄酒,细细品尝。就会想到唐朝唐彦谦的《咏葡萄》:“西园晚霁浮嫩凉,开尊漫摘葡萄尝。满架高撑紫络索,一枝斜亸金琅珰。天风飕飕叶栩栩,蝴蝶声干作晴雨。神蛟清夜蛰寒潭,万片湿云飞不起”;北宋梅尧臣的《寄送许待制知越州》:“菡萏花迎金板舫,葡萄酒泻玉壶浆。”这给饮酒增添了些许情趣。而宋朝释云贲的《颂古》“七宝杯酌葡萄酒,金花纸写清平词。春风院静无人见,闲把君王玉笛吹”更给人一种娴静舒适的感觉。
如今,村子已整体搬迁,看到自己的小院和那架葡萄树在瞬间消失,心中真的有点不舍,可又无能为力,但毕竟搬进了新居,而且更上一层楼,心中有了些许的安慰。
老家的小院和那架带给我夏日清凉的葡萄树虽已不复存在。但每每想起,总会有丝丝的清凉和淡淡的乡愁在心头萦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