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1日,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·旅居云南”系列新闻发布会·大理专场在大理海东镇文笔村Scend夕地咖啡馆举行,相关行业领域和旅居客代表分享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同日,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·守护湿地之美,共享诗意生活新闻发布会在大理召开,介绍了云南及大理在湿地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。
在大理爱上生活
2024年,大理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.1亿人次,同比增长15.5%;2025年1—7月,大理州接待游客7050.73万人次,同比增长11.27%,实现旅游总花费878.69亿元,增长19.29%,长期旅居大理人数已突破60万,从旅游、旅居到定居,大理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。
好山好水为大理永续绿色名片。大理,是云南一张亮丽的名片,更是祖国西南一扇美丽的窗口,盛名远播享誉世界。苍山洱海、风花雪月、有风的地方、诗人的远方,这些美丽的光环在大理的山水间熠熠生辉。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·在大理爱上生活”“苍山为盟、洱海为誓,大理是山盟海誓的地方”“四季户外运动之城”“慢慢来,样样好”等系列文化IP相继涌现,并持续培育“人类心灵栖居地——大理”新IP,构建独具魅力的旅居产品体系。
根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,大理位居国内长住十大热门城市榜首,成为今年最受全国高考学子追捧的旅居体验地,大理旅游呈现出淡季不淡、旺季更旺的火热场景。
同时,大理推出打造的“有风逸居”旅居电商平台,已成为以大理为中心、辐射全省的一站式旅居服务枢纽。建设的一批涵盖乡村、康养、城镇、度假、文艺、体育等多类型旅居示范点,共有20个案例入选全省“旅居云南”百大典型案例,20个产品入选全省百大旅居目的地,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。
在大理爱上生活,如今旅游变旅居,游客变居民,旅居产业的蓬勃发展,为云南旅游开辟新的赛道。喝着咖啡,清风拂面,沐浴着阳光,你可以坐在苍山洱海间舒适惬意地享受。大理如此真实的一草一木,存在于眼前和身边,成为每一个老百姓、每一个旅居客的美丽家园和幸福生活。
加强湿地文化保护与传承
今年7月24日,大理市荣获“国际湿地城市”认证,实现云南省“零”的突破,展示了云南湿地保护新成效。这也是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极高赞誉,展现了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的独特魅力。
大理大学研究员肖文表示,湿地文化凝结了“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”的中华生态智慧,构建了多民族共生共荣的独特范式,建议加强湿地文化保护与传承,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。未来,大理将持续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,推进可持续利用,提升管理能力,守好这块国际金字招牌。
苍洱大地上,6.71万公顷湿地错落其间,7处重要湿地各美其美——罗时江草长莺飞,西湖渔歌互答,茈碧湖波如琉璃,草海水天相接,上沧海静影沉璧,而洱海、剑湖更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,成为黑鹳、东方白鹳、紫水鸡等珍稀生灵的迁徙驿站。
在大理,湿地从不是遥远的生态概念,而是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最柔软的诗意注脚。
本报记者 杨维琦 马雯
赵荣荣 摄影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