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8版: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  
上一篇 下一篇

虚拟数字工厂

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

晨光照进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,运输车载着新设备缓缓驶入。随着新设备进厂,设备技术科余金福的新任务也来了:为设备打造“数字分身”,将设备“搬进”数字世界。

“以往全靠人工管理设备,弊病着实不少。”余金福回忆道,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。支撑设备管理业务的多个信息化系统采取的是孤岛式的并行运作,真要依据设备当前的价值、创造的产值等关键数据做决策时,往往因为缺乏准确数据,没法及时给出答案。”

为此,工厂成立以设备技术科为主的技术攻关小组,决定从“打地基”开始推进智能化设备管理,立志实现设备从诞生到淘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。

“数字化卷烟工厂”,本质上是一个能够实时镜像现实生产环境的数字孪生体。所谓的“打地基”,就是要对生产设备进行数字模型化,并将其与相关生产人员进行绑定。

要实现上述目标,第一步得给设备建一套完整的档案。攻关小组把关键设备拆解开——从整机到子设备,再到一个个小零件,连最细微的螺丝都不放过,梳理出清晰的“设备BOM”结构,让设备的每一处细节都在数字化工厂里有对应位置。

数字零件被一一组装成“整机”,再按照车间的实际布局,把所有数字化设备“摆”进虚拟车间,一座和现实工厂长得一模一样的“数字化卷烟工厂”就这样建成了。更神奇的是,设备的实时生产数据、故障信息、维修记录都会“流”进数字模型里,让虚拟设备和现实设备 “同频共振”。

有了数字孪生体,还得有个“操作控制台”。攻关小组用开源的三维技术,搭了个轻便好用的“模型交互平台”。在这个平台上,数字设备可以360度旋转、放大缩小,技术员用鼠标一点,就能像“把玩”实物一样查看设备细节。

“设备运维全流程无需跨系统,通过三维可视化平台‘一站式’即可完成;故障响应速度提升40%,新员工上手速度翻倍……当信息化数据在系统中流动,甚至能反过来优化生产工艺,一旦发现某个部件总是损坏,就会分析是质量问题、设计缺陷还是运行参数配置不合理,进而推动工艺改进。”余金福滔滔不绝地说着。在智能化设备管理体系的支撑下,每台设备全生命周期都拥有了清晰坐标。

如今,智能化设备管理体系已成功落地运行。未来,工厂还将以数字孪生体为支点,在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领域持续突破,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

  • 云南中烟

  • 驱动复烤效率与精度双提升

  • 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

  • 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

  •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2511600
  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滇)字 04号
  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云)字第00093号
  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滇B2-20090008 ® yunnan.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.08
   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