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版:春晓 上一版 下一版  
上一篇

市井

我妈和她的病友们

□ 周成芳

“快点来拿脐橙,含维生素C,营养价值高。还有富士苹果,又脆又甜,每天一个苹果,医生远离你……”我刚下楼准备去散步,我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。她生怕我不给面子,同时扮演医生和水果经销商两种角色。

有好吃的,我妈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我,这应该是妈妈们的共性吧。哪怕孩子已人到中年,也依然是老母亲手心里的一块宝。

“哪来的水果啊?”我随口问了一句,其实已猜到多半是她那些朋友送来的。我妈对别人热情似火,别人对她自然也不薄。

“上次住院同一个病房的,28床刘英。她今天来看我了,看样子恢复得还不错。我留她在家吃了午饭,刚把她送下楼……。”

“什么?你居然把她带到家里来吃饭?”我顿时尖叫起来。

一个月前,我妈去医院做妇科方面的小手术。那个叫刘英的女人比我妈晚一天进病房。50多岁的样子,齐耳卷发,微胖。她一进屋就抱着手机扯起喉咙打电话,一会儿痛斥老公不体贴,一会儿骂儿媳妇不讲良心,平时吃她的用她的,关键时刻没了影……

病房里来了“高音喇叭”,我感觉倒霉透顶。我妈倒显得云淡风轻,还关切地向她问这问那。这下倒好,她直接坐到我妈床边大倒苦水,还一把鼻涕一把泪。我妈很有耐心地听她唠叨,温和地劝解她,并将带来的牛奶、苹果拿给她享用。

“这个女人负能量爆棚,难怪别人不待见她。”她出门打水去了,我小声嘀咕道。

“理解一下吧。”我妈低声说:“她今天拿到检查报告,好几项指标都不正常。她心里担心害怕,难免情绪不稳。”

我妈出院时,刘英和另外一位病友将她送到电梯口。“我们互相留了电话。”我妈下楼后说。

留就留吧,这年头陌生人一桌吃顿饭都可以互加微信,何况在同一个病房住了几天。再说她和病友留电话也不是第一次了。那年她在省城医院做膝关节置换手术,病房四五个病人来自不同省份。有一位重庆主城区的女子,看上去清高孤傲,对谁都爱理不理。我妈主动跟她搭讪,得知女子是大学教师,赶紧跟她提起我那在大学工作的二哥。两人七聊八聊竟然还聊出一个共同的熟人。后来她俩还经常通电话商议为那熟人的女儿介绍对象。

病房里还有一位贵州的女子,和我年龄相仿。我跟她不来电,她却跟我妈成了忘年之交。住院当天两人就互加微信,拍亲密合影,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亲母女。出院后那女子经常和我妈通电话,与亲朋好友发生矛盾也说给我妈听。我妈常在电话里安慰她,或替她出主意,还经常给她寄些我们这里的土特产。

人老了爱打电话可以理解。可这回她竟然跟才认识几天的病友处成了亲戚一般,这也太荒唐了。

“那女人一看都没啥素质。”我责怪我妈交友不慎。

“胡说!她手脚麻利,乐于助人,在医院还多亏她。”经她一提醒,我顿时想起我妈手术后回到病床时,我发现之前买的护垫竟然丢失了。正焦急万分时,刘英将她为自己准备的护垫铺在床单上,说拿去救急。

病人术后有很多注意事项,我们家人毫无经验,显得手忙脚乱。刘英一直守在我妈的病床前,一会帮忙叫护士换药,一会很娴熟地帮我妈按摩。

“她今天是专门来看我的,说我很理解她。”见我沉默不语,我妈继续说:“她以前在农村活多,很辛苦。老公一直在外打零工,收入不稳定。她现在城里租了个门面开了个小卖部。儿子在城里跑摩的,儿媳也不怎么做事,里里外外都是她操心。生活压力大,又遇到身体出毛病,换了谁也没好脾气。”

对他人多些体谅和理解吧!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。这是我妈挂电话时说的两句话。我沉思片刻后把这话分享在朋友圈,也终于明白她为啥一直能收获好人缘。

  • 月夜驻足洗心桥

  • 旧时光里的石磨豆腐

  • 我妈和她的病友们

  •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2511600
  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滇)字 04号
  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云)字第00093号
  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滇B2-20090008 ® yunnan.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.08
   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